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文案 > 设计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合集15篇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1.24W 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母亲发现儿子感冒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门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母亲用这种方式对儿子。磨练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文章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让人真切感受到浓浓的母爱。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阅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母亲对儿子那种独特的爱。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母亲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的内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创设情境

1、我们这个单元学过的几篇课文都含有浓浓的父母之爱,他们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了我,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听一首小诗《妈妈的'爱》。

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一回我生病了,妈妈抱着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她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三八妇女节那天,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

2、师生谈听诗朗诵后感受。(母亲爱孩子,母亲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就是滴落的雨、是甜甜的吻……)

3、是啊,母亲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了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找药给儿子治病,反而还逼着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从《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体会、领悟母亲的爱吧。

(设计意图:通过听诗歌朗诵,调集孩子潜在的知识和道德情感,把孩子带到浓浓的母爱氛围中,从而创设一个学习的最佳情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文,应放学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积淀道德情感的能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教师只针对个别情况加以辅导。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导入下一个环节。)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鼓励学生自学时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允许学生急论,同时指导学生纠正,补充完善观点,并学习调节和整理思路。)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导学生按主题发言、补充完善或正反辨论等方式进行有序交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和点拨。)

*出示:三个”假如“的对话,提问:母亲的话中一共用了几个”假如“?假如就是假设性的,母亲对儿子一次又一次的假设性问话,她的目的是什么?(三个”假如“,只有一个目的:为了”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锻炼儿子,让非常依赖她的儿子学会看病)

*面对母亲一次次的逼问,儿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读出儿子对母亲依赖,母亲良苦用心的语气)

4、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引导学生从”艰涩“一词入手,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5 、全班分角色朗读全文。

6、在课文结尾,母亲说“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如果你是那位母亲的儿子,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真实地交淡,教师一定要做好正面的引导。如认识母爱,感谢母亲,在生活中要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煅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设计意图: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深化。在个体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计论,更有实效,能起到启发思维、深入思考、优化观点的效果。重点句子在全班讨论,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严格的母亲可以让生病发烧的儿子独自去看病,教给他生存的本领,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爱!这种爱在大自然中也存在,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说一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和看了图片的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3、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课文过程中的收获和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的原则。通过读、演、写,形成知、情、行的统一。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张扬,充分尊重孩子而又积极引导,形成快乐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师生双方都容易进入最佳的教学状态。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父母的爱,对情感更进一步地升华。)

【板书设计】

儿子

学会看病

锻炼学会独立依赖

母亲

伟大的母爱

(设计意图:母亲让儿子学会独自看病,其目的是锻炼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儿子学会生活。而在这一过程中时时所体现的,让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

板书:

学会看病

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勾画词语:

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去做。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3、默读课文,说说挝闹饕?吹氖鞘裁础?br>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⑴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和真情包含其间。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

⑵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说一说

文中的母亲棉队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

(全班交流。)

四、写一写

请把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请写下来吧,回家拿给父母看看,看后请父母也写上几句。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

(一)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和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和对儿子的爱。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都有过生病的经历,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能说说你的经历吗?

师:现在有一个母亲,在她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及时给儿子治病,反而逼儿子一个人独自去医院看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新课《学会看病》,书写课题。

(二)整体感知: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通读一遍课文,思考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是怎么做的?你同意母亲的做法吗?找出理由。

预设生答:母亲没有亲自给我治病,她告诉我看病的具体流程,要我独自去医院看病。师:母亲究竟是怎么逼着我去看病的呢?来看看我和母亲的对话(屏幕显示),生读师:从对话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预设:残忍、狠心、冷漠、坚决师:接下来,我来扮演儿子,谁想来扮演母亲?一起来读读这对话。(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次体会母亲坚决的态度)

师:如果你就是儿子,你赞同母亲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预设生:赞同,这样做是为了儿子能够学会独立面对生活

生:不赞同,因为儿子从没有独自看病的经历,如果耽误了看病的时间,会造成严重后果。

(三)研读课文:师: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生病了,作为父母的肯定也会心痛,母亲是不是完全愿意让我独自去看病呢?—————不是。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想想母亲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做好批注。

预设生:“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心软了,她实在还是很担心儿子怕出什么意外。生:第21节,可以看出母亲后悔了。 1/2(相机指导成语雪上加霜、按图索骥的学习)生:第22节,可以看出母亲非常的焦急、痛苦。师:从哪个字或哪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的这种心情?

生:艰涩,说明时间过得很慢,仿佛度日如年;忐忑不安、沙漏坠入心房。生:第23节,可以看出母亲后悔自己的决定并深深地谴责自己。

师:是啊,儿子从没有自己去看过病,而我却这么突然地逼迫他独自去看病,我真的是好狠。

生:“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可以看出母亲的勇气回升了,他还会继续严格要求儿子。

师:为什么说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了自己?

预设生: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却也要饱受担心和痛苦的折磨。

师:当母亲在漫长的等待与煎熬中,终于盼来了儿子的归来,读“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了很久?——终于。儿子看病终于回来了,可是母亲为什么没有急切地迎过去,而是倚在门上呢?生:可以表现出母亲经历心理折磨的疲惫后的舒展与放松。

师:想想你就是这位母亲,你这时最想对儿子说些什么?请大家写几句话。(自由发挥)指名说出自己写的话。预设儿子,不是母亲不爱你,而是因为太爱你了,所以要让你学会自己看病,你终究要离开我,独自生活。

师:学到这,我们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了一遍,母亲实在是不忍心可是又不得不狠下心来,教会儿子学会看病。可是母亲仅仅是让儿子学会独自去看病吗?看最后一个节,(屏幕显示)齐读一遍。

师:聊胜于无意思是——有点总比没有要好,谁来说说母亲还教会儿子什么呢?这一段相对于全文有什么作用——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全文的作用。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师:

1、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3、播放MV《懂你》,再次感悟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感恩之情。板书设计:20*学会看病残忍狠心冷漠}母爱

学会独立面对生活

【浙江省宁波市老庙小学陈佳美】

〖“读”之“心”体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片段A:

以“读”悟文,在三节课中以海小贺敏老师的《学会看病》最为精道!在交流课文较为难懂的几个词语时,老师巧妙地在最后安排了“拖沓”、“打蔫儿”,并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这位母亲让发烧的儿子独自前往医院看病的事。这时,老师说──

“在母亲作出决定前,她和儿子有一段对话,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提出指示后,教师巧妙地给自己定位──讲述者,以驾御内容和课堂。母亲和儿子的角色已定,本可开始朗读,老师潜心铺垫一句──

“其他同学请认真听,我们读的时候还需要你们帮忙!”

角色朗读开始了,老师时而变化引语,时而加入提问,时而重温字词。在读到“儿子沙哑着嗓子说”时,教师插入引语“听了这话,我”(学生接着读)

“我的心立刻变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谁说?”师问道。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受到伤害啊!”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儿子单独面对疾病啊!”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儿子像秋天打蔫儿的`茄子啊!”学生的回答已入佳境!

师接:“是呀,所以妈妈的心立刻软了!齐读──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此时,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们已分明嗅出学生已体会到母亲细腻的内心世界。然而老师并不罢休,接着提问── “我发现,这么短短的句子中用到三个‘孩子’,罗嗦吗?”生:“不,我觉得三个‘孩子’反而刻画出了妈妈的不舍得!”生:“我从这三个‘孩子’深深体会到了妈妈对儿子的爱!”师:说的有理,再读句子!

三次读句子,每次的感情都不同,犹如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欣赏到的风景就越多,经历艰辛而得到体会就更加深刻!片段B:

教师巧妙地将课文铺垫部分以读带过,轻松而深刻,为下文高潮的迭起埋下伏笔!生读完句子,教师提纲挈领──下面文章用三个自然段写了儿子走后,妈妈内心的细腻感受,读接下来三个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深刻?生读完后开始交流──

生:我对‘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有感受。师:哦?

生:“雪上加霜”字面上的意思是,雪已经够冷了,还在上面加上霜,那就更冷了。这里是说儿子已经生病发烧了,而妈妈不但不陪他看医生,却让生病的儿子自己去,就是雪上加霜!一语中的!

师:恩,明白了这个词语,再读句子。

生读完,教师又用插入引语的方式让学生读悟以下两个句子,并且通过对本段句子的理解返回上句,通过个别读,齐读的方式再悟母亲的懊悔。

这样一个个高潮迭起的精彩片段构成了完美的课堂,学生在读中、在老师循循善诱的提问中走进课文,走进妈妈的内心世界,带着同样细腻而专注的心品尝母爱的味道,感知人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刚强的母性光辉!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4

【教材内容】

《学会看病》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第20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去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学习本课,不但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而且要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

自主阅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母亲感情变化,感受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队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

(献给母亲的歌。)

2、叙说“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⑵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⑴按要求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⑵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⑶深入理解感悟: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

(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2、独自准备。

3、交流共享。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五、作业超市

1、摘抄课文中的成语,其中有叠词的成语,再照样子写出三个成语。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与其……不如……既然……就……即使……也……虽然……但是……

⑴()我是母亲,()应该及早地教会他看病。

⑵()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⑶()我们已经有效地控制了“流感”,()不能掉以轻心。

⑷()在这边死等着,()想办法自己趟过去。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二、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吧?咱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新词

认读词语(出示幻灯片2)

打蔫儿噢怔住喋喋不休摇摇晃晃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坠入忐忑不安毫无疑义拖沓倚靠磨炼冷漠埋怨来日方长聊胜于无(自己认读、自愿领读、开火车读)

有不懂的词语吗?咱们有什么方法解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何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三、阅读课文,理解“母爱”

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辩论:母亲“狠心”? 等待

⑴大家真的`认为这是位狠心的母亲吗?(不是)那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再读读课文,用_画出有关的句子,同样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⑵交流反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她不是一位狠心的母亲呢?(指名说自己的理由,并说说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还有补充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教师做适当的阐述

四、倾诉体会,升华情感

1.说说读后的体会。读了课文,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1)文中的母亲;(2)文中的儿子;(3)自己的父母;(4)自己的同学或小伙伴等。

2.写一写。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话写下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或中队园地上。

五、体会写法,迁移应用

1.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为什么说话人都放在后面?强调说话的内容,体现说话人的急切。

母亲等待时的后悔自责担心。仿写:_______,对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6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二、重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四、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二、揭示课题。交流成果,初步感知检查交流预习成果。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3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4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

七、教师小结: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

八、布置作业: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人物语言心理活动

教学反思:

课文通过一次锻炼,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学生在谈感受的时候很多话说,都是家长不放心让他们去做一些很简单的小事,引导他们收集起来,正好作为习作的材料。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特殊母爱。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

2、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怎么办的,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呢?(学生讨论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在儿子生病发烧时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谁先找到其中的原因。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进一步学习课文。

3、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重点感悟

1、在朗读过程中思考: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2、小组内交流,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待进一步阅读时解决。

教师点拨: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路线图”泛指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种。种应对的办法,指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这是做父母的责任。

小结:题目中的“学会看病”指的是让谁学会看病?母亲为什么要求儿子自己去看病?你觉得母亲的行为合适吗?为什么?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8

学会看病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资料,学习作者透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述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资料,学习作者透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述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能够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样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齐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资料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简要复述课文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汇报自己读懂的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画出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明白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明白就应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应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忙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职责。”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潜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能够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就应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潜力,这是父母的职责。)

4、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5、分主角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说一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课文过程中的收获。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9

教材简析: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去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学习本课,不但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而且要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叙说“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2.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⑵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⑴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⑵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⑶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文中的母亲棉队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全班交流)

2.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交流共享)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五、作业超市

1.摘抄课文中的成语,其中有叠词的成语,再照样子写出三个成语。

2.请把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请写下来吧,回家拿给父母看看,看后请父母也写上几句。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母爱,激发锻炼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打蔫儿、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聊胜于无”等词语;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母亲感情变化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难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它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这节课我们要走进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心灵世界,去感受母爱的另一个侧面。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老师知道昨天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1、读词语,注意带点儿的字音。[课件:加点词语]

三、看自学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讨论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学提示来学习。(指名读要求)

老师将其整理成三个问题 课件:自学提示要求]

自学提示要求:

1、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是怎么做的呢?

2、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画下来。

3、将这些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四、根据自学提示学习。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自学提示中的问题自由读文。

初读课文后,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面对生命的孩子,母亲让他独自到医院去看病。

(2、画出了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这节课的任务是解决最后一个问题,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

五、汇报

本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汇报时要按照行文的顺序。(老师提醒大家,会学习的孩子一定要注意听同学的发言。)

生汇报实录:

[做出决定]

1“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得”就是必须、一定。) 2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学会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既然……就……”因果关系 [句式练习: ( )我是母亲,( )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 )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我是母亲。] 3“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4喋喋不休的话语一段

关联词语——语无伦次,想嘱咐孩子的话太多,一时没有了条理。

省略号——省略很多要叮嘱的话

“喋喋不休”——体会朗读 ………………〈指读、加重音读〉

小结:这个当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及早学会看病,做出让生病的孩子独自去看病的决定,是如此地艰难,这源自于她对孩子的“爱”。

[心软后悔]

1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她已经决定放弃了——爱子之心显而易见。)

2 “雪上加霜”——近、反义词;

反问句——改陈述句 ………………〈师生合作读〉

[自责担心]

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比喻句)——我们习惯于“时光如梭”“时间如流水”,而这里……说明,因牵挂孩子“度日如年”的感觉——可见母爱之深。

2、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想象这两个小时中,母亲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短短的两小时对于她来说可真是“心如刀割”一样的煎熬! ………………〈师范读、男女生配合读〉

3、23段“关联词语”(加重音)………………〈齐读〉

[勇气回升]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照应前文)

小结: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中,母亲的情感“做出决定——心软后悔——自责担忧——勇气回升”如此复杂的变化,这都源自于对孩子深深的“爱”。

六、最后一段

那么,她是怎样向儿子倾诉的?(师范读,进入角色背诵)

前文有一句话和其中一句很相似。

[课件:对比出示句子:

总有一天你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思考:在这两句话中,“路线图”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第一个指去医院看病的路线图;第二个指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种种应对方法,指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

七、你能理解这位母亲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爱,一种理智的爱。

八、文中的“儿子”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吗?

[课件:关于儿子的语言描写]

体会儿子的感情变化(“依赖——无奈——坚决——骄傲”)

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她告诉我们母亲应该如何给予孩子“爱”;同时我们也感受了母亲的情感,她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施与孩子负责任的爱是这样的不容易。

“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最好的报答。

九、能和大家讲讲,你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吗?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亲的报答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它吧!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

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 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⑴ 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⑵ 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作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课题

1、出示三组以“母爱”为主题的课件,激趣导入。

2、再出示文中的一组词,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知文意

1、检查预习。出示本课的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回顾学法明要求

1、读阅读提示,划出自学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2、回顾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由此导出本课的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心理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情感。

四、自读课文悟情感

1、根据提示二的要求,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并在文中空白处作批注。

2、生默读,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读书体会。

在学生分享读书体会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悟以下几处:

(1)抓住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体会“残忍”。

出示对话,师生分角色读。引导学生交流从这段对话中读懂了什么?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儿子:依赖 母亲:坚定 犹豫)

(2)抓住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几句:

①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后悔,同时联系上下文,重点引导理解“雪上加霜”和“按图索骥”的意思。

②“时间艰涩地流……但我的'心痛得缩成一团。”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忐忑不安”。重点抓住“艰涩,坠”等词理解。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③“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自责”,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出示句子:

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医院!

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医院呢?

指导学生读出母亲的两种矛盾心情。

④出示课件,“终于……倚在门上。”让学生齐读后,让学生想象母亲会对儿子说什么?生自由说各自的想法,教师相机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齐读。重点理解“路线图”的意思,感悟母爱的真谛。

(3)教师总结并梳理本文的线索,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领悟写法巧练笔

1、小结语言和心理描写在表达人物感情方面的突出作用。

2、仿写:想象儿子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六、拓展延伸促升华

课件出示作者,了解毕淑敏。同时推荐阅读毕淑敏的另两篇文章:《剥豆》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板书:

20*学会看病

母亲 儿子

坚定 依赖

埋怨

犹豫

后悔 语言 爱 心理

理解

忐忑

自责

放心 学会独立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 通过紧扣重点词句,做旁注等方法,学生主动探索、建构作者理性、深沉、用心良苦的母爱,体悟父母之爱的广博。

2. 采用略读、浏览的方式,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母亲情感变化的写作方法,尝试从读学写心理描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连接学习起点

1. 练习单元整组课文。检查预习,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介绍毕淑敏,学生提出质疑:她是医生,为什么还要让儿子自己去看病呢?

3. 检查“按图索骥”等词语的预习掌握情况。

二.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 默读学习提示,边读边画出两个学习要求。

2. 补充第三个学习要求,就是刚才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学习语言和心理,感悟别样母爱

板块一:从语言入手,了解母亲特点

1. 出示课文对话,分角色读读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2. 你觉得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是的,毕淑敏自己也意识到了,她也说:

出示: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

3. 指导学生写旁注:在这段母子对话的文字边上,你想写下什么词,或圈下什么词送给这位母亲?读文章时简要写下自己的感受,或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这就是旁注,这是很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

板块二:从母亲的心里入手,感受母亲的情感变化

1. 自学课文,找到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边读边写旁注。

2. 老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边阅读边写旁注。

3. 出示:

a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心软)

b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后悔)

c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忐忑不安)

d.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自责)

e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欣慰)

4. 交流:

(1)在这些句子旁边,你写下了怎样的旁注?

随机理解:妈妈之所以心软、后悔、忐忑不安是因为什么?

(2)冲突再现:既然这么牵挂、这么后悔、这么自责,为什么不自己给他看病吃药,活着亲自带他上医院,而要让他自己去看病》是什么让这位母亲这么做?

(3)认认真真地读,我们发现,母亲的感情在起着怎样的变化?

现在,你想说,这就是__________母亲。

(4)再次点击重点句: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

体会句中“也许”一词。

四、补白儿子心里,移情悟母爱

1.同学们,第一次独自看病的儿子,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

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看病时会怎么想?请你补写儿子的心理活动,体会儿子的感情变化。

(可以选择一处场景,也可以把整个看病过程连在一起描写)

我独自一人来到医院,按图索骥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我终于学会了看病。

2. 交流:

3. 出示: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而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他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母亲给儿子的仅仅是看病的“路线图”吗?

五、推荐拓展阅读

这份深沉,这份理性,还体现在毕淑敏的另外一篇文中,推荐给同学们《剥豆》。请浏览文章,特别留心文章中关于心理描写的段落,试着写写旁注,再次体会作家细腻质朴的文风,感受一份深沉的母爱。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拖沓、按图索骥、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体会母亲浓浓的爱。

3.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诵诗歌导入,质疑母爱

1、师生朗诵《妈妈的爱》,体会母亲浓浓的爱。

2、母亲的爱如阳光,如雨露,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你摔倒了,母亲会---(生接答)你饿了,母亲会----()你生病了,母亲会---()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我们一起走进《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按要求自由读文。

自读要求: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②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用“——”画出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的句子,并在旁写上批注。

2、检查生字词语朗读情况。

3、概括课文大意。

三、潜心会文,读懂母爱

(一)初读感悟,体会狠心

(二)再读感悟,体会母爱

(三)情境写话,体会母爱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

十分钟过去了,儿子没有回来,母亲想(),心疼痛的收缩成一团;

二十分钟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母亲想(),心疼痛的.又收缩成一团;

……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仍然没有回来,母亲想(),心疼痛的再次收缩成一团。

(四)小结:这哪里是狠心的母亲,这分明是一个疼爱孩子、很有责任心的母亲呀!

四、诗歌诵读,升华母爱

1、赞“母爱”

2、简介作者:毕淑敏。

3、谢“母爱”

五、课外拓展,多元品味

1、想象情境,续写心理活动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写写儿子的心理活动:

妈妈决定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我想:();

我学会了看病,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

2、亲子阅读

与父母一起读读毕淑敏作品《剥豆》(选读课文第166页)、《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儿子的创意》、《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体会母亲别样的爱!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一探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3、出示本课所有词语,齐读两遍。

4、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1)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不在家里找药给儿子治病,而是叫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的事情。

(2)儿子发烧了,母亲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然后到储药柜里找药)然而这时,母亲却(怔住了),为什么?(因为她想锻炼儿子,要儿子自己去医院看病。)(板书“做出决定”)

(3)体会到了母亲的这些感情,我想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兴趣肯定更浓了,那么,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我们细细咀嚼,慢慢琢磨的。

三、品味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母爱无处不在,可以是妈妈为我们理裙摆、和我们拉勾、给我们掏耳朵,更或者是喂我们食物,面对这些画面,相信也勾起了同学们无数的`回忆,那么就请同学们把你们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吧,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也可以说几句话……

2、最后,让我们一起感谢母亲:(生齐读,配上满文军的《懂你》)茫茫云海容不了牵挂,千山万水挡不住报答,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束最美的鲜花,一个心动的情怀,意切切,火辣辣, 激起了多少爱母亲的浪花。你,不管多富有,无论官多大;不管有多忙, 无论身在哪;我们的父母,不管在身边,还是在远方,拿起你的笔,把心中的赞歌留下。找遍了世间最美的词汇,也不能把心中的爱表达。千言万语,凝成了一句话:永远永远的爱你, 我亲爱的妈妈!

五、布置作业

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想一想自己报答母爱的方式,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