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作文 > (精华)传统节日作文5篇

(精华)传统节日作文5篇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5.66K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统节日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传统节日作文5篇

传统节日作文 篇1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但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传统节日作文 篇2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例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我喜欢的不是以上三个,而是最喜庆的春节。

一提起这个节日,中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人不喜欢过春节。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有很多: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拜年……

盼呐盼呐,终于把今年的春节给盼来了。一大早,我们一家四口就开始忙碌起来。爸爸和妹妹一起去贴春联,我和妈妈一起在厨房包饺子。妹妹太小,只能帮爸爸在春联上贴上胶布。爸爸总是细心地把对联贴在门上,然后再贴上大大的福字,我家的门上就喜气洋洋了。我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妈妈和好面,剁好馅,擀好面皮,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妈妈总是先做了一个示范。她拿起一个擀好的饺子皮托在手上,又放上适当的饺子馅,用手一捏,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妈妈包的非常熟练,饺子像一个个小贝壳一样。我看妈妈做的`这么简单,我也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我包的饺子,不是把饺子馅给包少了,就是把饺子皮给包破了,饺子根本立不起来。唉,都是饺子的问题,它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于是,妈妈又给我做了几个示范。这次我看的比上一次还要认真,妈妈包完了,我又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这次我包的比上次好多了,我包了几十个,一个比一个漂亮,现在我的小饺子也像一个个贝壳一样了,哈哈哈,我是不是很聪明,这个春节,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晚上,妈妈把饺子煮好,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了饺子,爸爸竟然吃到了一个带硬币,妈妈说这个寓意特别好,今年爸爸的财运一定非常好。我和妹妹也很幸运,吃到了糖饺子,妈妈说寓意着我们甜甜美美的,健康长大。我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

这一个春节,我过得非常开心,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我好希望下一次春节早一点到来,我好想再次大显身手。

传统节日作文 篇3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每当到中秋节时,只要不是阴天,就会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赏月、吃月饼便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每逢这时,我便会想起张九龄写的《望月怀远》那首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在这一天,有多少人会看着空中的月亮,享受着家人的团聚呀!

中秋节除了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习俗,还有全家人还会在一起吃团圆饭。记得去年过中秋节时,我们全家是在姥姥家过的。姥姥做的菜可真多呀!有土豆丝,有鸡汤,还有我最爱吃的黑芝麻馅儿的月饼,可丰盛了。吃完饭后,妈妈就带着我去赏月,没想到今年的月亮又大又亮,我们就一边吃月饼,一边赏着又大又圆的月亮。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中秋节,期待今年过得更快乐!

传统节日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节,听父母说今天是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重要的节日之一,

俗语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

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今早上,又是浓郁的天,徘徊了一会了,感到分外忧愁,仍是不适宜!被我的爸爸叫起吃早饭,拿起火,纸,锄头扫墓去了。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太太的坟前。我的爸爸把火点燃之后,我在上面放上火纸放上鞭炮我们又冒着小雨,准备去另一个太太的坟上,花,草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坟前。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墓,我不禁满腹忧愁。待我的爸爸锄完草,点燃火时拿出火纸将它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来越大花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们生前对我的关爱,带给我的欢乐,我不禁一阵惆怅,顿时泪流满面。此时,我的爸爸也流泪了。雨势并不减退,我们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好久才站起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我的妈妈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爷爷奶奶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扶

了几束插在年年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愉快,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这雨中的愉快,所以我向往清明。

传统节日作文 篇5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我最喜欢春节。

春节也叫做“年”,传说有一种怪兽叫“年”,它很凶猛,常年居住在水里。一年365天,“年”每天吃东西都要换一种口味,从小虫到人类,什么都吃。每到除夕它就要爬到岸上吃人,所以人们都要逃到深山里。后来人们发现“年”怕光、怕响、怕红色,于是人们就在除夕那天贴上红色的春联,当天晚上还放竹炮,这样一来,“年”就不敢来袭击吃人了。因为“年”不来了,所以全家人才可以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并且坐在屋里闲聊不睡觉,守岁就由此而来。第二天,人们见面拱手相祝,这就是拜年。虽然“年”已经绝迹了,但是除夕夜的这种习俗却被人们流传了下来,这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

每到春节,我们家都会准备大红的春联和好多好多的鞭炮。每次贴春联,我的`工作都是粘胶带,我忙得不亦乐乎,但是特有成就感。小时候大人们放鞭炮时我只能站在一旁看,现在我长大了,也能自己放炮了,每次我都放得特别开心。大年初一我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都给我很多压岁钱,因为“钱”与“前”谐音,所以长辈们都祝福我前程无量。春节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因此我最喜欢过春节。

小朋友们,你们说春节好吗?你们也喜欢春节吗?我真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