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语文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课后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课后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9.47K 次

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就该课的课程资源来说,应该很好地利用课文来理解古诗,深入体会思想感情。我教学这一篇课文后作以下几点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课后教学反思

  一、品读激情,情感共鸣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蕴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我们只有通过品词、品句和品读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共鸣。因此在教学时我作以下朗读指导:

(一)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紧扣“两年”一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事例进行对比,结合学生平时离家时间几天就觉得很想家人了,跟作者离家“两年”对比。通过对比,学生理解了“两年”确实很长,作者也更想家乡和亲人。进而指导学生品读“两年”的语气,以突出作者离家之久,思家之切。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后,让学生相应找出作者用来表达这两自然段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设计了逻辑引读: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很想念家乡的亲人,于是便这样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又一年,重阳节又到了,王维还是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他更家想念家乡的.亲人,于是再这样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年过去了,年复一年,年年如此,佳节如期而至,思乡肝肠寸断,他依然这样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过层梯式的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这“一年一度”这个平谈的数字感觉到作者思乡的内心世界,思乡之情随之升腾。此时多作任何的分析都是多余,惟有这朗朗的书声才能表情达意。我想这就以读代讲的魅力吧。

  二、讲写结合,训练表达

由于是由文入诗,文中的意思与诗中的大概一致,在学生理解课文中与之相对的诗句后,相机安排了一个讲写结合的训练。先让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来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动笔写写每句诗的意思。这一说一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语言训练的规律。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要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里走一个来回。来就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回就是从思想内容再到语言文字。前面部分是学习短文引出思乡之情;后面讲写结合则是由思乡之情回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即是思乡之情是通过哪能些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三、课外延伸,增加积累

学习这一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之后,设计了向课外延伸这一环节。思乡之人何止王维?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时刻思念家乡和亲人。请听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听听他们倾诉思念家乡、亲人之苦。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思乡的句子,体会作者思乡之情,最后齐读,达到情感共鸣。以一思乡主题,引出一组思乡古诗,让学生在学习一文时,认识更多的同类古诗,最后还安排学生搜集其他思乡之情的各种文体的文章,在班上交流。使阅读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经典”诗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可以直接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感受古诗的规律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逐渐对古诗学习产生兴趣。用诗文诵读等形式让学生增加自己的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推荐阅读

  • 1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分数》的课后反思
  • 2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记两则》第二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
  • 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 4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课堂教学反思
  • 5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秋游》教学反思
  • 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课后反思
  • 7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活动教学反思
  • 8六年级语文上册《一面》课堂教学反思
  • 9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课后教学反思
  • 10小学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反思
  • 11每逢佳节倍思亲
  • 12三年级语文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反思范文
  • 1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每逢佳节倍思亲
  • 14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的课堂教学实录
  • 15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哦,十分钟》课程教学反思
  • 16每逢佳节倍思亲
  • 17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0×5=?》课堂教学反思
  • 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反思
  • 19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折扣》课堂教学反思
  • 20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课后教学反思
  • 21苏教牛津版四年级下册《Open Day》课堂教学反思
  • 22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课后教学反思
  • 23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7》课后教学反思范文
  • 24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课后教学反思
  • 25小学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课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