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语文 > 高一语文屈原列传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屈原列传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2.74W 次

导语:《屈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高一语文屈原列传教案如何去写?本文为本站为网友精心准备几篇教学方案,欢迎浏览

高一语文屈原列传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屈原列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了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 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学习夹叙夹议手法,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由《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回顾学过有关屈原的文章:《离骚》与《渔父》,让学生背诵两篇诗歌中诗句并概括诗人形象。

诗人形象 : 忧国忧民 洁身自好 不同流合污 自我完善 刚直不阿 嫉恶如仇 坚持真理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提学生朗读课文,本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进行 。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2、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层次:全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 黜——迁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 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 身后影响

三、研读课文第1-2段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的原因:

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3段:

1、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二、研读课文第4-7自然段:

1 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概括并板书)

第四节.①受骗绝齐②兵败丹淅③蓝田退兵 第五节.④复释张仪

第六节. 第七节⑥赴秦身死

2 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三、研读课文第8-10自然段

1 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

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

2 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态度:嫉之

3 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4 “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提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三、 思想内容

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 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四、写作特色: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五、布置作业:

(一)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罹” 遭遇 ) 2、人穷则反本 (同”返” 还回 )

3、靡不毕见 ( 同“现”显现 )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同“旨”旨趣 )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同“浊”污浊 ) 6、屈平既绌 ( 同“黜”罢免官职 )

7、齐与楚从亲 (同“纵”合纵 )8、亡走赵,赵不内 ( 同“纳” 接纳 )

(二)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颜色:古义:脸色 今义:颜料染料色彩 ....

3、形容: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

4、从容辞令: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今义:① 不慌不忙镇定②(时间或经济)宽裕 ..

5、设诡辩于怀王:古义:骗人的谎话 今义:① 逻辑学上的一个用语 ②无礼狡辩 ..

(三)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 ( 熟练 熟悉 ) 2、争宠而心害其能 ( 忌妒 ) ..

3、屈平属草稿 ( 写作 ) 4、平伐其功 ( 自夸、炫耀 ) ..

5、王怒而疏屈平( 就 )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明 ) ..

7、可谓穷矣 ( 处境艰难 ) 8、其文约(简约 ),其辞微(含蓄精深 ) ...

9、惠王患( 担心 )之 10、大兴师(出动)伐秦 ..

11、屈平既嫉之( 憎恨 ) 12、 王怒而迁之( 放逐 ) ..

(四)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厚币委质事楚(名→动 侍奉 ) 2、其后楚日以削(名→状 一天比一天) ..

3、内惑于郑袖( 被动 被迷惑 ) 4、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动 诋毁 ) ..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动 效法 ) .

(五)判断文言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 判断句式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动句式 )

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式)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

5、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 ) 6、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状语后置 )

(六)、一词多义:

1、害 A、争宠而心害其能( 忌妒 ) B、为陶谦所害( 谋害、杀害 )

C、除国之大害 ( 祸患 ) D、不能害人( 使受损伤 )

2、疾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恨 痛心 ) B、疾在腠理( 小病 )

C、疾风知劲草 ( 急剧而猛烈的 )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厌恶 痛恨)

3、许 A、而赵不许,曲在赵( 答应 ) B、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 )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地方 ) D、塞上长城空自许( 期望 )

4、属 A、亡国破家相随属( 连 跟着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 嘱咐,托付)

C、司命之所属( 主管 ) D、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作 )

5、疏 A、王怒而疏屈原 ( 疏远 ) B、梅以疏为美( 稀疏 )

C、其于计之疏也( 粗略;不周密 ) D、十三经注疏(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旧读 shù)

6、离 A、“离骚”这,犹离忧也( 同“罹”,遭遇 )B、约从离衡( 离散,分离 )

C、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背离 ) D、多情自古伤离别( 分离,离别 )

7、留 A、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扣留 ) B、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 停留 )

C、先生可留意矣(留心,关心) D、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保存,遗存)

8、迁 A、顷襄王怒而迁之 (放逐) B、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调动官职,此指升迁)

C、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变迁) D、战、守、迁皆不及施 (迁移,迁都) 9、闻 A、博闻强志 (学识,见闻) B、忽闻门外虫鸣 ( 听见 )

C、无何,宰以卓异闻(闻名) D、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取) E、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声望,声名)

10 、志A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志向,心意) B博闻强志 (通“记”记忆) C项脊轩志 (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D聊斋志异 (记述)。

高一语文屈原列传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情感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 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

1 利用“预习提示”设计导读题,引导学生圈点勾划,提要勾玄,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运用“相关联系,想似比较”的方法,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1 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给黑体的字注音:

惨怛( ) 商于( ) 温蠖( )

濯淖( ) 啜其?( )( ) 帝喾( )

?然( ) 汶汶( ) 汨罗( )

屈?? ) 随属( ) 唐?( )

三、研习新课:

1 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

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3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 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结合分析板书:

一、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1 甚任之

2 怒而疏

3 作《离骚》:

5 词句提示点拔: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这是两个并列的判断句。古人认为上天是人类的起源,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③“谗人间之”:间,读jiàn,离间。之:代词,他们,指屈平与其君。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是“明”的宾词。靡:无。见:现。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已经告诉我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课文第二部分记叙了“屈平既绌”以后楚国的命运和他的政治遭遇,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下面我们研读这部分内容。

二、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讨论:

1 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并板书:

4.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5.④复释张仪

6.⑤诸侯击楚

7.⑥赴秦身死

2 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提示: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三、研读课文中第8—10自然段:

1 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

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

2 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3 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4 “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提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四、词语提示点拔:

1 “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 “双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 “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 “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 “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 “复之秦”:之:动词,到。

7 “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归纳课文,理解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蒙谗见疏,楚国祸患相属。怀王身死,顷襄王仍然不辨忠臣。“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怒而“迁”屈原,使屈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屈原愤而自沉汨罗,与邪恶势力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 指名串讲课文。

2 讨论: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3 词语提示点拔:

①“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枯槁”:样子消瘦。形容:形体容貌,样子。枯槁:干枯,形容消瘦。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物之汶汶:即汶汶之物。都是定语后置。

三、研读课文最后一段:屈原既死,赋存国亡。“屈原辞赋悬日月”,他创造的楚辞诗体后继有人,但“终莫敢直谏”。楚国日以削,为秦所灭。这一段将楚辞的后来者与屈原相对照,将楚之灭亡与屈原相联系,写出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四、总结课文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 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求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义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