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语文 > 课文《掌声》教学思考

课文《掌声》教学思考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1.97W 次

结合《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来看,我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课文《掌声》教学思考

一、与文本对话,领会内涵

对话通常发生在两者之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话便在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并不真正懂得如何与文本进行对话,教师自然成为生本对话的引导者,起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作用。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初读课文后,便会很容易地发现英子是什么样子的,但对于英子的内心感受却不会主动体会。这便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依据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例如,为帮助学生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维空间较大的问题:“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提示学生要结合文中描写英子的词句来体会。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思考的平台,培养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意思发掘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当学生再一次静静地走进文本时,通过理解重点的词句含义,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最终在对比中发现英子的变化,进而理解掌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从文中质疑,再从文中寻求答案,这一来一去的过程正是学生在细细品味课文内容,深刻领悟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学生将文本与个人的生活体验相结合的过程,更是激发学生情感升华的过程。

二、与同伴对话,深化体验

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一种信息互动,在课堂上,设计开放式的训练点,创设一种直率、真诚、自由的对话氛围,在相互交流中产生体验的碰撞。实现学生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是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本课教学中,多次出现生生互动的情景,这是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学会交流思想的过程。课堂上孩子们针对相同的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又在相互补充、质疑、争论中逐渐更正个人的观点,在交流中进行探讨似的合作。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说明英子很懂事。此时,学生们开始有了争议,他们紧紧地抓住书上的语言作为依据进行申辩,“英子坐在教室的角落是因为她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脚不灵便,随意怕人嘲笑她,不是因为董事。”就在学生观点的不一致中才会出现真正的生生互动,才会产生有价值的对话。此时教师便可以抓住矛盾点,引导学生再次品读文本,引导继续展开对话,一定会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