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其他 > 用闭月羞花怎么造句

用闭月羞花怎么造句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1.31W 次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是什么意思?用闭月羞花怎么造句?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闭月羞花造句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用闭月羞花怎么造句

  闭月羞花造句

1、我们都知道,有些拥有闭月羞花之貌的丽人嫁给了极不寻常却相貌平平的壁花先生。

2、以杏姑的父亲为例,在家里成天面对三个闭月羞花的青春少女,只因一时把持不住,便沉沦苦海。

3、画家努力使这幅仕女画具有一种闭月羞花的意境。

4、她二人长得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5、她闭月羞花的美貌顿时迷倒了他。

6、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张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7、画里的仕女真有闭月羞花之美。

8、小美是公认的班花,有着闭月羞花的美貌。

9、李小姐不但容貌闭月羞花,而且秀外慧中。

10、这些参加选美的佳丽,都有闭月羞花的容貌。

11、王小姐有闭月羞花之貌,朝演艺事业发展一定成功。

12、虽然人人都夸她闭月羞花,她却没有因此而骄傲。

13、一位真正的美女除了容貌闭月羞花,心地更要善良诚实。

14、虽然她说不上闭月羞花,怎么也算是沉鱼落雁吧!

15、你如此闭月羞花的长相还真的是很少见的。

16、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闭月羞花的相貌,而是你的性格!

17、她有闭月羞花之貌,不过,用他的话来说,她是一个冷若冰霜的人。

18、部份是因为你闭月羞花的美貌,部份是因为我愚蠢的傲慢。

19、让一个天才去发现你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不费出灰之力,但如果是的话,我一定是才智过人了。

  闭月羞花成语典故

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 闭月羞花之貌, 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那么貂蝉怎么叫“闭月”呢? 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唐朝开元年间,唐明皇骄奢淫逸,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美女。当时寿邸县的宏农杨元琰,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当即选场玉环来见驾,杨玉环浓装艳抹,梳洗打扮后进见,明皇一见,果然美貌无比,便将杨玉环留在身旁侍候。由于杨善于献媚取宠,深得明皇欢心,不久就升为贵妃。杨贵妃得势后,与其兄杨国忠串通一气,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明皇携着贵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禄山率兵追赶,不仅要唐朝的江山。还要美女杨贵妃。西逃路上,大臣们质问明皇,国破家亡,国破家记,社稷难存,你要江山还是要贵妃,贵妃不死,我们各奔西东。万般无奈,明皇赐贵妃死,自缢于梨园的梨花树下。后来,大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长恨歌》,记叙的就是这段历史

“沉鱼”,讲的是西施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把越王 勾践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暂栖于吴王膝下,装得十分老实忠诚。一次吴王肚子疼,请来郎中也没有看出啥病。越王 勾践得知后就当着吴王 夫差的面,亲口尝了他的粪便,说:“大王没什么病,是着了凉喝点热酒暖暖就会好的。”吴王照勾践说的,喝了点热酒,果然好了。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当时,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西施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一看西施长得如此漂亮,对西施百依百顺,终日沉溺于游乐,不理国事,国力耗费殆尽。越王 勾践 乘虚而入,出兵攻打吴国,达到了复国报仇的目的,这里边有西施的很大功劳。

至于“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