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历史 > 关于历史的寓言故事

关于历史的寓言故事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2.42W 次

导语:寓言故事浅显易懂,非常值得我们多看多学习。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关于历史的寓言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历史的寓言故事

1.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那块“楚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那么大方呐?要是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来人啊!先带使者去房间!”使者走后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蔺相如在一旁沉思着。过了一会,镇定地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会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来。”赵王深知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中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看,右看看,非常喜欢。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准备给后宫的嫔妃们看时,被蔺相如拦了下来。秦王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叫下人把“地图”传给蔺相如,并指给他看:“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池,都划给赵国,你看行吗?”说着,便把“地图”传给蔺相如。蔺相如看了,总觉得哪儿不对,再定睛一看,呀!秦国的占地面怎么比赵国小啦!而且,秦国的地势总觉得像赵国,赵国的地势总觉得像秦国。蔺相如恍然大悟:“秦王的鬼点子多得是,刚才我要是不仔细看,就上了他的当了!我得小心点!”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安好心,就想了一个法子骗秦王:“这块“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之前,曾经香汤沐浴,斋戒五天,然后举行大礼,以示慎重啊!”秦王为了得到宝玉,只得找蔺相如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秦王沐浴斋戒的这五天内,叫人打扮成讨饭的,把玉璧从小道送回赵国,又叫人又叫人打造一只假的璧玉。至于秦王如何处置他,他想也没想过。

五天过去了,秦王果然以很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蔺相如将“碧玉”献上,秦王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突然大惊失色:“假的!”蔺相如却不慌不忙:“大王,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约的.人,您给我的地图是假的,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来交换“楚和璧玉”,就请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王将遵守誓约将璧玉奉上。现在,就请大王处置我吧!”

秦王被说得哑口无言,心里虽然很生气,却也佩服蔺相如的英勇,不但没杀他,还以礼相待,送他回赵国。

2.一字千金

秦孝文王有个儿子叫异人,被大商人吕不韦一手导演,立为太子。孝文王死后,异人即位为庄襄王,吕不韦就做起丞相来,并受封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他儿子政即位,称为始皇帝(即秦始皇),吕不韦又被拜为相国,号称“仲父”(参看“奇货可居”)。 读后感

当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都是有权有势的贵族,家里都养着上千有学问的门客,名声很大。吕不韦认为像秦国这样的强国,在这方面却不如魏、楚、赵、齐各国,是不光彩的。他便广纳学者名士,给他们很高的待遇,留养起来,一时竟达三千人之多。吕不韦就让他们各抒所长,人人写作,结果辑成一部巨大的著作,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二十余万言,内容包括天地万物、上下古今,洋洋大观,应有尽有。吕不韦非常得意,把这部著作定名为《吕氏春秋》,并把原稿在秦都咸阳公开展览,欢迎一切人等参观。还宣布:“能指出错误,删去一字或添加一字者,赏给千金。”旁边搁着现金,表示决不食言。(秦时一金即一镒,计二十四两;金,是铜一类金属。)

3.鞠躬尽瘁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主张联吴伐魏。他平定南方以后,一直积蓄力量,准备北伐曹魏,为蜀国的生存争夺空间。

过了一阵子,诸葛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统率人马,攻打魏国。出师前,他给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名曰《出师表》,劝刘禅虚心纳谏,重用人才,把心思都用在治理国家方面。

可惜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了,诸葛亮只得退兵,等待时机。过了几年,诸葛亮又决定北伐中原。当时,很多大臣觉得蜀国力量太小,老是这样动用军队,不是国家之福,因此反对北伐。

诸葛亮针对这种情况,又上表给后主刘禅,对当时的敌我形势进行详细分析,说明蜀汉和魏国势不两立,你不去伐他,他就会派兵来对付你,倒不如主动攻打他,说不定还会找出一条生存之路。后主刘禅看了,表示全力支持诸葛亮伐魏。

这第二道表,史称《后出师表》。在这道表的最后,诸葛亮表示他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附:关于历史的寓言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