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观后感 > 傅雷家书读后感3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3篇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7.32K 次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3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这个寒假我又重读了《傅雷家书》,感触颇多。

父母是我们身边最贴近的人,他们时刻关怀着我们,在身边教导着我们。作为父母,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正是这一封封的书信,感动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

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这不禁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父亲是个严肃而又幽默的.人,小时候,记忆中的他总是喜欢轻轻抚着我的小脑袋,给我讲历史故事、唐诗宋词。而现在,随着我的开销越来越大,父亲也外出赚钱,许久才回来一次。而他却没有像傅雷一样,不知疲倦地给我写信。但是我知道,父亲仍是很爱我的。天下父亲,或许不会像母亲一样,天天守候在我们身旁。他们的爱,一直很安静。

其实我们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爱心让他的子女健康快来的成长。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在追梦路上,傅雷希望他的孩子能够永怀赤子之心,他亦如此,即使步入晚年但对文学的热爱丝毫不减。他为儿子骄傲,为他能将不朽大师的作品发扬光大而喜悦,为他实现梦想而喜悦。一向严厉,不轻易称赞孩子的父亲,此刻却将内心的兴奋表露无遗。

他会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简洁明了地指导孩子如何最好地学习外国语言。他能清晰地记住儿子的每次行程,每场比赛,每次比赛时的状态,对情绪的分寸掌握不住,旋律不够流畅,歌谱不熟,这些问题他都能一个不落地指出。这时的他是孩子的良师,教导他关于艺术与人生方面的知识。

《傅雷家书》将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关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他们不善言辞,却总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自己的孩子。而那些爱却时常被我们子女所忽视……那一封封泛黄的家书,在无形中使身处异乡的父母子女有了连接,他们彼此用心地感受着……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泓。我认为,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清净,清纯淡雅,而父爱则像是一副水墨画,深沉伟岸,博大无边。今天读了《傅雷家书》从一字一句中,能感受到浓浓的爱。

无时无刻不思念,每日每夜的担心,更少不了逐字逐句的教导。傅雷及夫人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培养傅聪,教会了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立业。其中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这样一段话: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

恩德是傅聪的好朋友。恩德的眼睛肌肉十分弱,即使她好学、聪明,收获却大打折扣。于是傅聪母亲便写信让傅聪写一封信,以朋友的身份,给她一些精神上的帮助。可傅聪在来信里却责备自己太忙以至于无法写信。于是,便有了上文。这样诚恳的话语,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教会傅聪如何做人,做一个负责任的认真的朋友。也就是这短短的几行字,像一只无形的手掌,在傅聪人生岔路口上,放了一个“前方危险”的指示牌。不是强迫,而是交流。

我想,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我身上。我的朋友,能子啊我需要鼓励时,为我加油;能在我需要帮助时,向我伸出双手;而我对朋友的帮助,也不应停留在嘴上。

一页一页地翻过,但一行行文字却久久地留在我的心里。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从古至今,孟母三迁,林伯渠取名教子……历代名人全力以赴,践行着这条名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可是,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它是一种伟大的职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何教育方式都会引起困难与冲突,很难让孩子成为一个在各方面真正优秀的人。然而,在千千万万个为教育而竭尽全力的人中,傅雷做到了,一本《傅雷家书》让他成为了每个人人生的楷模。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真正的教育在于提升修养。

孔子对孩子的艺术修养要求很高,一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哲理;司马光注重孩子的品德修养,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慎节用,他的儿子司马康从小懂得节俭的重要性,并以简朴自律;居里夫人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培养孩子在实践能力上的修养,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更锤炼了他的性格。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优秀的人必然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庄子云: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傅雷正是发现了修养的重要性,才会在教育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动人以言,其感不深;动人以行,其应必速。真正的教育在于以身作则。

范仲淹节俭朴素,在儿子结婚的时候,既没有购买贵重奢华的物品,也没有举办隆重的婚礼,维护了他的家风;北平沦陷后,伪“新民会”邀请李苦禅“出山”,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拒绝,为孩子作出了最好的榜样;梁启超为人正直,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梁启超终于用他的行动换来了九个子女个个成才的硕果。教育不仅在于向孩子传播道理,更需要传播道理的人言行一致,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傅雷在信中写道:“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过于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过于以身作则。”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就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学高为师,正身为范,提高修养才能成为孩子的老师,以身作则才能成为孩子的楷模。傅雷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两点。他的修养决定了孩子人生的方向,他的行动体现了孩子人生的价值,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让孩子成为他的心目中成功的人。

《傅雷家书》中体现的不仅是教育的哲理,更是每个人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