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读后感 > 《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5篇

《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5篇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3.09W 次

《感谢折磨你的人》是2010年5月1日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邢群麟、柳絮恒。本书主要讲述了换一种眼光看世界,那些折磨你的人也会成为你成长的因素。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5篇
  《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篇1

《感谢折磨你的人》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真实事例从心态、事业、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交际、财富、竞争等各方面详细阐述了“感谢折磨你的人”这一人生出世大智慧,教会读者面对折磨自己的人时,不是愤恨抱怨不公,在生活中自暴自弃,更不是一昧的陷入报复的心态,而是将对你的折磨转变成一种令你做出从所未有的改变的无限动力,在逆境中沉积力量,积极进取,一步一步走出所有对你设下的陷阱。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序言中著名诗人顾城说的一句话: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其实很多人都害怕遭受折磨,折磨对人来说是直击灵魂的一种痛楚,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灵魂会在感知到幸福或者折磨时苏醒,幸福和折磨的最大相同之处便是牵扯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

折磨之所以为折磨,正在于它能够撼动生命的根基,打击生命对于生活的信心,因而带给肉体和灵魂无限的痛苦。

每一种折磨都是成长的坎,每跨过一道,便离终点近一分,跨不过去剩下的就只有眼前的高墙,堵住了你对未来所有的幻想,破灭了一点一点的希冀。

  《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篇2

很早之前就热血沸腾地买下了这本书,想要汲取正能量,然而随意翻看了几页后就被搁置在了抽屉里。这个暑假,又重新拾起这本书,开启了阅读之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阅历也在不断丰富。如今读来,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感谢折磨你的人》是新锐作家凌越的作品。凌越是位积极从事励志类书籍创作的作家,他的书中充满了积极开朗的思想,给人鼓舞,予以安慰。现摘录两段书中的文字,与大家分享。

“人生在世,难免要承受各种苦难和折磨。其实换一种眼光看待,这些折磨对人生并非是消极的,反而是一种促进人成长的积极因素。生命是一次次的蜕变过程,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如果我们有朝一日功成名就,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因为正是他们使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和自信。”

“生命中的每件事或人,都给你一个清理能量、演进自己、向更高更远处提升的机会。你每处理过一个个案,你就不需再次经历这些,这也是给你最大的.奖励。再次强调,你永远不会被别人伤害,除非你伤害你自己。你也永远不会被出卖、被低估或不被爱,除非你自己先对自己这么做。”

这本书强调人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那些在工作、事业、生活、生命中折磨自己的人,将各种折磨看成是促使自己成长、激发自我潜能的机会,在折磨中不断汲取力量,增强自信,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

在读到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时,内心是颇不平静的,思绪被拉回到很久以前。我想起了高三苦不堪言的那一年,班主任的强势压迫,父母的殷切期盼,自己所谓的自尊心,所有人对我未来之路的关心,都成了一种折磨。有时候,看着那纷至沓来的试卷,那些密密麻麻的需要背诵的知识点,真想抛之脑后,找个安静的地方躲一躲。对于班主任的强势,我们内心都是忿忿不平的,大家都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再忍你这一段日子,高考过后,再也不要见到你的丑恶嘴脸!高考如期而至,在漫长的等待后迎来了收获的日子。听到电话那头的分数,我知道,我打了一场漂亮的仗。仔细想来,虽然班主任对我们的学习逼得非常紧,但紧张复习之余,作为我们的导师,也会时常拉我们谈心,给我们减压。没有她,也许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就。当年填志愿,要不是她毅然决然让我改了填报学校,我也不会走上今天教书育人的岗位。感谢

老师,感谢这个折磨了我两年的人,是你的强势,你的谆谆教导,让我不断拼搏,大步向前地奔向自己的理想。

时光飞逝,长大后,我也成了你。站在这三尺讲台,执三寸笔,我也想以三寸舌收获三千桃李。然而理想的丰满,使现实映照得更加苍白无力。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遇到的挫折,可想而知。感谢折磨我的人,让我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但更要感谢的是那些在我内心黑暗期给我信心,予以帮助的每个人。

当你面临挑战、遭遇挫折和感到无助之时,读读这本书吧!本书会给你以力量;当你迷茫、痛苦和失落之时,本书会给你以慰藉。

  《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篇3

作者凌越,是一位积极从事励志类书籍创作的新锐作家,充满了积极开朗的思想,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量,当心灵时时受到激励、鼓舞,生命的花园就会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朵,否则生命就会变成一片荒寂,坦桑尼亚有句谚语说:「绊倒总是向前,不会向后。」其实这与人生中的挫折是相同的,它总是能让人成长,在这个实力决定竞争力的时代,抱怨别人不重视自己之前,不如问问自己有多少能力,是否尽了全力,是不是能力不够吧!生命本来就充满选择,我们的生活态度将决定我们的生活内容,只要选定了你希望的生活目标,调亮你的生活态度,生命的选择权就在你手上,而且你会发现,原来世界正跟着你的希望在转动呢。

其实,在所有成功路上绊倒你的「折磨」,背后都隐藏着激励你奋发向上的动机。换句话说,想要成功的人,都必须懂得知道如何将别人对自己的折磨,转化成一种让自己克服挫折的磨练,这样的磨练即将让未成功的人成长、茁壮,更让他们离「成功」又跨过了实实在在的一步,歌德曾说过,「别在夕阳西下时幻想些什么,而是要朝阳初升的时候立刻投入。」的确,人生的许多悔恨都是源自于我们相信自己会拥有许许多多的明天,得过且过地将今天蒙混过去。为什么非得要等到明天才开始努力呢?邱吉尔告诫我们:「要努力,请从今日开始。」不要再想着明天才做。每个人都知道时间珍贵,然有,总是不知道珍惜,轻易的让时间从自己手上溜走。不要把事情放在下一个时间,把握住今天,现在就开始!每天都是一种新的生活,抓住它,因为今天已走进了明天。

王尔德曾经写到:「事上只有一件是比遭人折磨还糟糕,那就是从来不曾被人折磨过。」因为,当一个人受尽折磨时,他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而且,唯有此时,他才能越挫越勇,逼自己去突破现状!成功的人多半实至名归,而失败者也往往咎由自取,因为他们相信运气不如相信自己,如果一个人相信运气会从天而降,他会不断拒绝身边的各种机会,不能接受任何磨练和考验,最后当然没有人愿意给他任何机会……真正想成功的人,不会老是怨天尤人,坐着埋怨运气不佳,他会检讨自己并再接再厉,他们的成功有着深厚的基础,就算风急雨狂,地动天摇也不会倾倒!因为,包含深厚的基础在内他们也做了转化折磨的准备。

  《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篇4

古有“陈平忍辱苦读书”的美谈,他不计前嫌化解了与兄嫂之间的矛盾,终得老者提拔,成就了他的志向;也有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他因为贪睡而遭受先生同伴的嘲笑,他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才得以有《资治通鉴》问世;现有作家林夕年轻时因与老师有误会,而奋发努力实现了作家梦……

本文记叙了林夕高考时正常发挥,她励志想报考北京重点大学,却因为最后的模拟考成绩良好而失去了录取资格,她在那段失落、自以为被老师出卖的挣扎过程中饱受折磨,最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实现了作家梦。后来因为一次与同学聊天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她误会了老师,而老师不解释的原因是为了:一个年轻人经历点磨难,不是什么坏事。磨难能使人发奋努力,成就一番事业,但那时,你会感谢她这个“折磨”你的人。

假如陈平没有受到兄嫂的刻薄,就难遇老者,从而失去了成才的机会,所以他会在心里会感谢她,感谢她给他带来的“不幸”;假如司马光没有遭到老师的呵斥和同伴的嘲笑,就下不了决心痛改贪睡的习惯,从而也就写不了《资治通鉴》,所以他会在心里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他的警示;假如林夕没有失去报考的名额,就不可能在文学界做出那么多的贡献,所以她会在心里感谢她的老师,感谢她给她带来的“折磨”。

从小我就有个坏习惯,每次我梳完头发从不会用手握住发梢,才导致地上时不时会冒出很多根黑发来。妈妈受不了我这种随意的态度,时常会大声斥责我,还会逼着我检完所有地上的长头发,那时候,我不免有怨言,所以常常会顶撞她的唠叨。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才发觉是我错了,错在没有发现妈妈对我的“斥责”里充满了期待。心底慢慢地开始弥漫着一股名叫“感谢”的味道,是它告诉我要:“感谢那些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在人生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的道路,反之却时常会遇到荆棘,会饱受冷言热讽的攻击,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思考,那么任何痛苦也会随之消散,最后剩下的是动力,也许我们会在一念之间里制造前所未有的奇迹。

无论在这些充满多么诚实和多么硝烟的折磨里,只要你换位思考,也许你就会从心底默默的感谢那些曾经与你对立的人,感谢她们教会你:坚强。

  《感谢折磨你的人》读后感篇5

听到《感谢折磨你的人》这个书名,大家一定会感到奇怪吧?折磨你,让你痛苦至极,怎么要感谢呢?其实《感谢折磨你的人》是由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组合而成,题目中的“折磨”并不是欺负,用特别的手段使人痛不欲生的意思,而是锻炼你的能力,让我们懂得感恩。它教会我许多道理,最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其中令我深思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讲的是一个孩子酷爱游泳,可是孩子的父母怕他有危险,一直以来禁止孩子游泳。直到一天,大洪水淹没了村庄。其他孩子在大人们的帮助下,顺利逃生。唯有这个孩子不会游泳,溺死了。是啊!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要一味的溺爱,这样结果终究会跟文中的孩子一样的下场。在家中,我们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有的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方式都不会,遇到一丁点事,就要叫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更是视我们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熔了,捧在手里怕化了。可是,爸爸妈妈终究要离开我们的,我们终究要长大的,爸爸妈妈不可能一辈子都跟在你后边,照料你一辈子吧?不可能。我们何不早点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避开危险,不让父母操心呢?

孩子们终有一天会长大,也终有一天要独立生活。与其带他们不断被逃避危险,不如教他们解决生活难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