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节日 > 元旦 > 元旦联欢会创意节目

元旦联欢会创意节目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6.62K 次

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已经沿用4000多年。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旦联欢会创意节目,欢迎阅读。

元旦联欢会创意节目

  元旦联欢会创意节目

1、成语连珠,就是先说个成语每个组或每个人用最后一个字接成语……接不上的看着处罚就可以了,挺有意思。

2、来个BINGO游戏吧。一张纸。100个问题10×10。首先回答完一行或一列的有奖。问题为对班级成员特点的描述。请描述对象签名方为答对一道。

3、让大家用家乡话说一段对白,越经典的越好哦!比如:大话西游里的那个曾经有一段……

4、在会场中间拉很多绳子,然后选一些人让他们不能碰绳子穿过去,然后这些人的眼睛蒙住眼睛,在把绳子去掉,然后就看这些人的精彩表演吧,不过只能用一次,大家晓得了就没意思了

5、事先准备一些纸片,上面写好各种职业,或者体育运动。然后让每个人分别抽一个,不要让别人知道。然后分别表演,不能说话,让别人猜猜看是什么职业。

6、分成2组,同样准备一些小纸片,上面写一些电影名字,最好是动作片,或是有特色的,然后分组抽签表演,让对方猜。MATRIX, SPIDER MAN, SUPER MAN都很有意思的

7、跳舞吧,比如个“宫廷转圈舞”,很适合大家一起跳的,不会蹦迪的都能学会的。

8、写纸条送祝福(各自以匿名方式写在纸条上交主持人,然后叫大家轮流抽取,并大声地念出祝福内容。)

9、抢椅子啊,分两组,每组6--8个人,椅子比人数少一把,然后大家围着椅子转,听到坐下就抢位子,每轮淘汰一人,依次1/8决赛……决赛,剩下最后一人获胜,有奖品,输的人得表演节目,或参加下一个游戏。

看了一些不同元旦晚会的创意,下面具体看看以学校晚会为例,它的元旦晚会的创意点。

  一、开场

1、先由短片引出,短片可以由校园里随机找到的同学说晚会主题,剪辑在一起。主持人出场后再引领全场一起喊出口号。可快速调动气氛

2、开场节目应是比较high的,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比如演员可以从观众席走出,更能调动现场气氛。

  二、节目

1、创意走秀:用报纸或废品做成时装,让模特走秀,设计师可在一旁讲解设计的含义。

2、舞台剧:结合朗诵,音乐,舞蹈。可把台词用歌曲的形式表现。

3、舞蹈串烧:冲突性强的舞蹈串烧,比如先搞笑的,马上换成正规专业的,给人冲击感强烈。

  三、互动

1、闻“歌”起舞:每两人一组,最好是一男一女,让女士唱歌,必须唱主持人提出特定要求的歌,比如歌词中要带动物的、“春”字的等等,在女士唱歌的同时,她的搭档要根据歌词舞蹈。在规定时间内,想不出歌曲的一组即被淘汰。

2、泡泡糖主持人召集若干人上台,人数最好是奇数,当大家准备好时,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要回应“粘什么”,主持人随机想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台上的人就要两人一组互相接触主持人说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说左脚心,那么台上的人就要两人一组把左脚心相接触。而没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当台上的人数剩下偶数时,主持人要充当1人在其中,使队伍始终保持奇数人数。最后剩下的两人胜出。因为游戏并不具有技术和智力上的难度,所以在胜出人获得奖品时,还可以稍微刁难一下,比如让他站在椅子上用身体表现一个字(可以是他的名字之类)或者让他表演一个节目等。

3、听歌猜歌曲名:播放歌曲前奏抢答歌曲名称。

  扩展阅读:元旦简介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元旦的起源: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专家:“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已经沿用4000多年。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6年的到来,它只有“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