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节日 > 中秋节 > 中秋节的泉源与习俗 中秋节吃什么「月饼由来」

中秋节的泉源与习俗 中秋节吃什么「月饼由来」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3.06W 次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聚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流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首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度尤其是糊口在内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时在夏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处所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度法定节沐日。2014年的中秋节在9月9日,礼拜一。

中秋节的泉源与习俗 中秋节吃什么「月饼由来」

中秋节不得不提的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传统节日特色食物,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聚和气,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听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风行,但也传播到民间,其时俗称“小饼”和“月团”。成长至明朝则成为全民配合的饮食习俗。时至今天,品种越发繁多,风味因地各异。个中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节日别称

按照中国的.历法,夏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以是称“中秋”。

中秋节有很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以是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首要勾当都是环绕“月”举办的,以是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玉轮圆满,象征团聚,因而又叫“团聚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规则月”。

关于“团聚节”的记实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聚之意”。《帝京风景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聚节也”。

泉源与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长短常富厚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传播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太古时辰天上有十日同时呈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好汉,孔武有力,他怜悯耐劳的黎民,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定时升降,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黎民的尊敬和爱慕,后羿娶了个瑰丽善良的老婆,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打猎外,终日和老婆在一路,人们都倾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伉俪。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探友求道,巧遇由此颠末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听说,服下此药,能立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老婆,只好暂且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意被小人蓬蒙望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本身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打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冒充抱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世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冲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本身不是蓬蒙的敌手,危机之时她当机立断,回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因为嫦娥挂念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世最近的玉轮上成了仙。

黄昏,后羿回抵家,侍女们哭诉了白日产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坏人,蓬蒙早逃脱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哀欲绝,瞻仰着夜空呼喊爱妻的名字,这时他诧异地发明,本日的玉轮分外雪白豁亮,并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冒死朝玉轮追去,然则他追三步,玉轮退三步,他退三步,玉轮进三步,无论奈何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若何,又忖量老婆,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欢的后花圃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常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本身的嫦娥。黎民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动静后,纷纷在月下放置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利安全。

以后,中秋节拜月的风尚在民间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