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节日 > 清明节 > 【实用】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6篇

【实用】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6篇

推荐人: 来源: 文书汇 阅读: 2.52W 次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6篇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间过得飞快,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有到了。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

今年清明这一天,天气特别好,可不像诗句上说的那样。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我们一家人要一起去扫太爷爷的坟。刚出门时,感觉心情特别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刚出笼的小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上山扫墓。可从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没我这么高兴,也许是去扫墓的原因吧。

在山脚下,我觉得和别的上没什么两样,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样了。那里杂草丛生,杂草高出了我一个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太爷爷的坟墓前,在坟墓的周围到处是一些树枝和杂草,它们仿佛懂得扫墓人的心情似的没有生机。

我们先把坟墓的周围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坟墓上用些小泥块压上黄纸,摆上供品,点上香,我们轮流给太爷爷磕头。爷爷在坟前念念有词,报告着这一年来家里的大事,还请太爷爷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长眠的太爷爷一定听到了我们的话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最后,我们在坟墓前的空地上把纸钱烧了,等烧完了还用带来的水灭了火星。因为太爷爷坟前有一座凉亭,我们就坐在凉亭里吃东西。爷爷还把吃完的蛋壳撒在坟墓上,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呢?”爷爷说:“表示祖先和我们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这嘛,怎么会和我们在一起呢?也许他活在爷爷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最后爸爸再检查了一遍,我们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心情非常轻松。回来时我想:原来清明节是表示对先人的怀念日,也是家庭团聚,也是踏青赏春的好机会。

今年的清明节我过得特别有意义,明年我一定再来扫墓。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们全家商量好了一块去祭奠爷爷。大姑妈在专心致志地剪纸钱,那硕大的白纸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纸钱,送给远方的爷爷。奶奶与我妈妈在包饺子,把我们对亲人的的思念一起包进去。爸爸与大伯在准备贡品:苹果,香蕉,还有爷爷最爱喝的白酒。

一切准备停当以后,我们全家都去了墓地。在那里,逝去的人们安睡在那里。爸爸与大伯用铁锹把坟上的荒草尽力铲去,又添上许多新土。大伯干得汗流浃背,我还是看得出他的心情非常沉重。北风呼呼的吹,仿佛苍天也跟我们一起呜咽;时而卷起阵阵黄沙,为爷爷远行垫路。我们把带来的水果、水饺等贡品恭敬地摆放在那里,虔诚的蹲下;从大口袋里捧出剪好的纸钱;一张、一张,慢慢地引燃。火苗欢快地跳动,把我们的思念带给远方的爷爷。大姑妈嘴里低声祈祷,祈求亲人保佑我们平安。烧完纸钱,我们又鞠了四个躬,大家的眼圈都红红的`。我轻声地告诉爷爷:“爷爷,我想您,好想好想的……您也一定想我们了吧。您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我会照顾自己也会照顾奶奶的。明年清明我们还会来。”其实,我们应该经常来才是。

到家以后,我总围着奶奶转,跟奶奶说话,?奶奶唱歌;奶奶别提多开心了。爸爸妈妈都夸我懂事了。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我想,我要热爱生活,尊敬家人,孝敬父母,爷爷才会在九泉之下安息的。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烟花三月的江南,粉墙青瓦的水乡,长空与沃土间,弥漫着招魂的纸钱;杨柳岸,田埂上,响着童子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叶笛声,渗和着布谷清脆婉转的鸣叫声。有一种无声的语言,被深切地嵌在故乡的门楣。

清明果飘在风里,断魂铺在路上,古朴走在家乡,泪湿青衫的我魂在案几的三柱清香中。

(一)

家乡的清明节,历来为乡人所看重,尤其是父辈。早在清明节的前几天,就在地里农活中,在雨丝绵绵雾雨如茵的春夜,计算着日子,唠叨着布置,忙碌着行程。或许有一天夜里,午夜梦回,梦中的先人音容笑貌如昔,于是说:“他们已在那边念叨着了,该去添添土,祭祭坟了。”

在家乡,有三大鬼节,清明乃其中之一。典礼主要拜祭已逝的先人,或魂断他乡的故朋。旧书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乡人以这种方式来告知先人故朋,活在世上的人还记着他们,念着他们,把一缕慰藉亡灵的思绪寄寓于一束心香中。

清明前后,四野苍葱,绿草如茵。年幼时,曾在家与母亲在节前几周,挎一小篮,带一小剪或小镰,奔走在、蹲伏在家乡的田间地头,采一种叫清明草的植物,掐其嫩茎,采来把其发酵,渗和白面,在隔壁邻舍的石臼不停地捣,制成清明果,供奉先人,给亡人捎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世间又是一年的消息。

祭祖宗,义乌俗谚“烧太公”,表达的是子孙们对先人慎终追远的孝思,典礼要隆重肃穆,祭品要简洁精致。清明时,是在节前一夜。那一夜,家家八仙桌上供奉的主要祭品是清明果。天一刚放黑,小村中几乎弥漫了刚出笼的清明果的清香,几乎家家厅堂跪拜的是一些虔诚的子孙。此时,远在外地求学或谋生的家人,都会在节前一天,赶赴回家,以慰绵绵思绪。

(二)

清明节的一大早,家家大门遍插柳枝。此时,最活跃的是小孩。起个大早,穿上单衣,吹响前一天制成的叶笛,奔到野外。大人说,叶笛声能把家里的蚊子苍蝇引到野外,到了夏天,家里就少有蚊子苍蝇了。事实是否如此,一直无从考证。我想,这大概寄托了当初乡人一种美好的愿望吧。野外回来,顺手带回些农人播种田内,用作肥料的草紫的嫩茎,把它切碎绊到米里,煮成一锅带有清香的草紫饭。相传,小孩吃了可以治痢。大了,查阅古书方知,当年吃的草紫,学名乃是紫云英,中医药书上记载确能治病。

小孩是不知大人们祭祖的真正用意。年幼时,因为家里人口多,口粮紧,玩具少,只知这几日大人们很少骂,也鲜有来管束,可以让伙伴们玩个够,并吃上一年中难得的美味。与母亲采清明草,还可以奔跑在原野山地间,并可从母亲口中得知一些平日里难得一闻的乡间俚语趣事。而且,母亲平日里农活忙,很少有那么大段时间和小孩在一起,这时正可多了与慈爱的母亲一起的机会。紫云英如毯,春阳似炽,“芳草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可惜幼时,年少春衫薄,灵心迟钝,无法领悟到张先诗句的精妙。只知边采清明草,边吹响叶笛,玩耍嬉戏在野外,放松自己,在当时已觉得份外满足。

年光于悠悠中逝去,儿时在田间地头母亲面前的那种任性与欢乐,此生可有?

(三)

“车如潮,人如海,清明游,相追攀。”今夜柳丝依依,我屏住声息,魂归故乡。家乡的清明,曾留下我儿时多少不解,曾洒下我几许欢乐。如今,童音不再,你可认我!

骑着风之马,今夜我就出发。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来祭奠逝去的亲人。今年的清明节,我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给先人们上香。

那天回到家已经快中午了,看到我们回来,外公高兴得合不拢嘴:“我的饭都煮好啦,就等你们回家吃饭了。”妈妈着急地问:“什么时候去上香啊?”外公笑了笑说:“不急,不急,吃完饭就去。我早就把上香的东西准备好了。”

午饭后,我们带上香、蜡、纸钱、鞭炮来到了曾外公、曾外婆的坟前。妈妈先点上了香和蜡,爸爸和我开始烧纸钱。妈妈一边烧纸钱一边念叨:“外公外婆,你们在天堂要吃好、穿好,快快乐乐地过生活,也要保佑我们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抬起头来看见妈妈的脸上写满了悲伤。

后来我们又去给曾祖父、曾祖母上香,一直到下午才回到外公家。路上妈妈问我:“女儿,你知道为什么清明节我们要给先人上香吗?”我摇了摇头。妈妈告诉我:“是为了悼念他们,没有他们,怎么会有今天的我们呢?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先们。”我点点头,又问妈妈:“我们都用这种方式来悼念他们吗?”妈妈笑了笑说:“以前是,可是现在为了环保,很多人采取了网上祭奠的方式,人们在网上献花寄托哀思。这样既环保又低碳,有很多人喜欢。”我连忙对妈妈说:“明年,我们也用这种方式吧!”妈妈说:“好啊。”我笑了,妈妈也笑了。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我们全家商量好一块去祭奠爷爷。大姑妈在专心致志地剪纸钱,那硕大的白纸转眼间就变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纸钱,送给远方的爷爷。奶奶与我妈妈在包饺子,把我们对亲人的的思念一起包进去。爸爸与大伯在准备贡品:苹果,香蕉,还有爷爷最爱喝的白酒。

一切准备停当以后,我们全家都去墓地。在那里,逝去的人们安睡在那里。爸爸与大伯用铁锹把坟上的荒草尽力铲去,又添上许多新土。大伯干得汗流浃背,我还是看得出他的心情很沉重。北风呼呼的吹,仿佛苍天也跟我们一起呜咽;时而卷起阵阵黄沙,为爷爷远行垫路。我们把带来的水果、水饺等贡品恭敬地摆放在那里,虔诚的蹲下;从大口袋里捧出剪好的纸钱;一张、一张,慢慢地引燃。火苗欢快地跳动,把我们的思念带给远方的爷爷。大姑妈嘴里低声祈祷,祈求亲人保佑我们平安。烧完纸钱,我们又鞠四个躬,大家的眼圈都红红的。我轻声地告诉爷爷:“爷爷,我想您,好想好想的……您也一定想我们吧。您放心吧,我已经长大,我会照顾自己也会照顾奶奶的。明年清明我们还会来。”其实,我们应该经常来才是。

到家以后,我总围着奶奶转,跟奶奶说话,?奶奶唱歌;奶奶别提多开心。爸爸妈妈都夸我懂事。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懂得活着的意义。我想,我要热爱生活,尊敬家人,孝敬父母,爷爷才会在九泉之下安息的。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6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爱国之心是无人能比的。

我们怎能忘屈原,在怀王客死于秦之时来到江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举世皆醉,而我独醒。”渔夫劝他说:“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长叹一声说:“世人又有谁能理解我呢?楚国日削月割,怀王客死于秦,只剩下无能的襄王与子兰。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唯有一死,乃我心头之恨!”乃作《怀沙》之赋,然后怀石投汨罗江一死。后人对此不平,以为楚王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我认为这忽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前者是别无选择的献身,后者却是投机。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使“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可以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奉献,但作为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面对失败的唯一选择,他把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放到“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伟大的,他为祖国,为社稷,殚思极虑,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给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的边界,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还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活在历史里,活在未来中。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上的人生更为漫长浩渺。